首页

ts奈惠酱视频在线

时间:2025-05-25 14:09:50 作者:香江观澜:在“山海人文”间 探寻香港传统味道 浏览量:46218

  中新社香港5月25日电 题:在“山海人文”间 探寻香港传统味道

  中新社记者 香卢平

  近日,香港特区政府“发展旅游热点工作组”公布即将推行的9个旅游热点项目,从工业品牌旅游到旧城激活,从自然山径到纪律部队主题巡礼,全方位落实“无处不旅游”的理念,让访港旅客全方位感受“港味”。

5月20日,香港特区政府“发展旅游热点工作组”公布9个具有香港特色的旅游热点项目。 中新社记者 陈永诺 摄

  旅游业是香港支柱产业之一,今年前四个月访港旅客达1600万人次,同比增加10%。但过去几年,香港一直面临旅游产品单一及高净值旅客减少的双重挑战。随着周边国家和地区旅游市场复苏,香港须做出改变才能在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

  于是,2024年,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施政报告中提出“发展旅游热点工作组”,整合现有旅游资源,作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本次推出的9个项目,不仅包含山海等自然景观,还打破传统旅游界限,将香港的工业历史、社区、自然景观与城市特色深度融合。例如,“香港工业品牌旅游”中开拓了李锦记、奇华、八珍酱园等本地“老字号”品牌的旅游产品,讲述“香港制造”的故事,保留城市记忆的同时创造了新的消费场景。

  与此同时,特区政府也鼓励社区、商界、创科界等更积极参与旅游资源的整合,以跨界合作的形式推动香港旅游市场建设。

  多位香港旅游业界人士受访时均对此表示支持并对香港旅游发展持有信心。他们指出,该项目整合现有旅游资源,为游客提供全新、立体的体验,大大增强香港旅游的趣味性,为香港旅游业注入新活力。

5月20日,香港特区政府“发展旅游热点工作组”公布9个即将推出的旅游热点项目,希望给访港旅客带来新体验。图为一名女士在中环“打卡”。 中新社记者 陈永诺 摄

  发掘整合旅游资源只是实现“无处不旅游”的第一步,要实现旅游业的长期发展,香港还需完善交通、消费场景等配套资源。今年内地“五一”假期期间,访港旅客达110万人次,同比增22%。旅游市场火爆的同时,也暴露出香港现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的问题,例如太平山顶缆车及昂坪360缆车站等旅游热点地区出现排队人潮、港铁落马洲站因人流量大一度出现网络崩溃等,均反映出香港旅游市场配套措施仍需进一步完善。

  笔者认为,加快配套设施建设,除完善现有旅游资源与交通设施外,也可借鉴其他地区发展“智慧城市”的经验,利用物联网以及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完成对旅游热点人流的实时监测,并及时为旅客提供替代路线,以便实现智慧分流。

  从过去一段时间的访港旅客数据变化来看,香港仍是世界各地旅客出游的热门目的地之一。此次9个旅游热点项目的推出,可以看出香港特区政府带领各界与时俱进“识变、应变、求变”的态度。各界将通力协作,持续落实“无处不旅游”理念,优化配套设施与游客体验,把香港在国际旅游市场中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北京市丰台区一公司涉嫌违规组织开展学科培训被调查

连日来,山东气温逐渐回升,许多年轻人到蒙山龙雾茶博园打卡,学习点茶,品尝“茶美食”,参观“茶展厅”。该园不仅为游客提供丰富多彩的春游体验,也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2023年,茶博园吸引游客10万人次,营业额达4300万元(人民币,下同)。”山东蒙山龙雾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韩东说。

中方:深信在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战略引领下,中俄关系将持续向前发展

【理响中国·讲好“中国式商量”故事】贵州贵阳:家门口协商让“呼声”变“掌声”

“我们那人人热爱龙舟,81岁的老人家还在做舵手。”林友国为记者详解瓯海龙舟习俗,龙舟刷的颜色按村里宗亲排序,一房为红龙,二房金龙、三房银龙,四房白龙,散姓是青龙。连龙舟队员的头盔,都依古制用竹编,再刷上金银色,“一眼看去,血脉源流都刻在龙舟上了。”

山西岢岚非遗工坊:老手艺激扬新梦想

3。坚持生态优先和低碳发展。推动重大生态环保改革举措优先在自贸试验区试点,指导支持自贸试验区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创建。鼓励自贸试验区内企业开展自愿碳减排,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参与碳排放权交易。实施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探索完善环保信用评价与修复机制,推进环保信用评价制度建设。深入探索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路径,支持建设绿色低碳生态园区。拓展“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应用场景,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对生态、大气、固废等环境管理的支撑,促进产业发展绿色转型。持续提升重点领域和行业环评管理效能,发挥环评制度源头预防效力。在大气环境容量偏低的区域,涉气重点行业落实好产能等量置换要求,着力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的绿色产业结构。

东北沦陷史陈列馆策展人彭超:坚持“讲述”真实历史

涉农数据共享“最后一公里”加速打通。为了破解柑农们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秭归县创新探索以数据授信优化营商环境。围绕市场主体加快信用信息共享步伐,深化数据开发利用,创新优化融资模式,开发柑橘购销纯信用贷款产品“柑橘经销贷”,实现对电商平台端、快递物流端和企业销售端的精准画像和定制服务,贷款企业无需任何抵押即可直接完成线上金融授信,7天内即可获得授信,贷款年利率仅3.82%,已累计为70多家企业提供信用贷款7000多万元。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